2020年天津市薊州區(qū)中小學(xué)語文教師招聘/編制考試歷年真題試卷及答案解析
讀陶淵明的詩歌《移居二首》其一,回答1~3題。(共5分)
移居二首·其一
陶淵明
昔欲居南村,非為卜其宅。
聞多素心人,樂與數(shù)晨夕。
懷此頗有年,今日從茲役。
敝廬何必廣,取足蔽床席。
鄰曲時時來,抗言談在昔。
奇文共欣賞,疑義相與析。
【注】鄰曲:鄰居。
1.這首詩歌的主題是什么?(2分)
2.從題材看,這是一首什么類型的詩歌?表現(xiàn)了詩人什么樣的心境?(2分)
3.從詩中可見,詩人選擇居所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?(1分)
二、文言文閱讀
讀曾鞏的《醒心亭記》,回答4~8題。(共13分)
滁州之西南,泉水之涯,歐陽公作州之二年,構(gòu)亭曰“豐樂”,自為記,以見其名義。
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(gòu)亭曰“醒心”使鞏記之。
凡公與州之賓客者游焉,則必即豐樂以飲?;蜃砬覄谝?,則必即醒心而望,以見夫群山之相環(huán),云煙之相滋,曠野之無窮,草樹眾而泉石嘉,使目新乎其所睹,耳新乎其所聞,則其心灑然而醒,更欲久而忘歸也。故即其所以然而為名,取韓子退之《北湖》之詩云。噫!
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,而名之以見其實(shí),又善者矣。
雖然,公之樂,吾能言之。吾君優(yōu)游而無為于上,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。天下之學(xué)者,
皆為材且良;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,皆得其宜,公樂也。一山之隅,一泉之旁,豈公樂哉?
乃公所寄意于此也。
若公之賢,韓子歿數(shù)百年而始有之。今同游之賓客,尚未知公之難遇也。后百千年,有
慕公之為人而覽公之跡,思欲見之,有不可及之嘆,然后知公之難遇也。則凡同游于此者,
其可不喜且幸歟!而鞏也,又得以文詞托名于公文之次,其又不喜且幸歟!
慶歷七年八月十五日記。
4.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,正確的一項(xiàng)是()。(2分)
A.既又直豐樂之/東幾百步得山之/高構(gòu)亭曰“醒心”/使鞏記之
B.既又直豐樂之東/幾百步得山之/高構(gòu)亭曰“醒心”/使鞏記之
C.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/得山之高/構(gòu)亭曰“醒心”/使鞏記之
D.既又直豐樂之/東幾百步得山之高/構(gòu)亭曰“醒心”/使鞏記之
5.下列“新”字的用法與“使目新乎其所睹”中相同的一項(xiàng)是()。(2分)
A.天子嘗新,先薦寢廟(《禮記·月令》)
B.變易新聲(《唐語林·雅量》)
C.誰家新燕啄春泥(《錢塘湖春行》)
D.舊染污俗,咸與惟新(《書·胤征》)
6.下列對原文中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概括理解,不恰當(dāng)?shù)囊豁?xiàng)是()。(2分)
A.韓愈是唐代古文運(yùn)動的領(lǐng)袖。
B.醒心亭建在山的高處。
C.歐陽修喜歡韓愈的詩作。
D.曾鞏敬仰歐陽修,并委婉地為他的遭遇鳴不平。
7.對歐陽修而言,真正的“樂”是什么?(3分)
8.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(xiàn)代語。
(1)使目新乎其所睹,耳新乎其所聞,則其心灑然而醒。
(2)其可謂善取樂于山泉之間,而名之以見其實(shí),又善者矣。
參考答案更多資料請聯(lián)系微信:202679107
推薦會員套餐復(fù)習(xí)資料:
1.高分題庫上、下冊
2.考前卷A、B卷
3.真題卷、考前卷更新(電子版)
4.筆記及考點(diǎn)歸納整理(電子版)
本人從事語文教師招聘編制考試工作8年以上,總結(jié)和整理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語文教師招聘考試試題和資料,該資料來自各地的語文教師編制招聘考試歷年真題考試試卷中,再加上我們老師團(tuán)隊(duì)的整理和各種渠道得來的資料。內(nèi)容可以說十分精煉,可謂是一份不可多得珍貴的教師招聘考試寶典資料,所有資料含有答案。在各地教師招聘考試中出現(xiàn)率非常高,適合教師招聘、編制、特崗、進(jìn)城、職稱等考試。如果需要可以聯(lián)系本人微信:202679107
你可知道——別人用這個資料就考過關(guān)了!
你可知道——整理這個資料需要花多少精力!
你可知道——可以為你節(jié)約多少時間!
你可知道——有了這個資料可能給你帶來什么!
你可知道——沒這個資料你可能失去什么?